悠悠晃晃的老式吊扇在头顶颤颤地旋转,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资料图)
“腿脚”有些走形的太师椅早已掉光了漆色,就连靠背都是用绳子连接到扶手上以至于它看起来还能够再坚挺一段时间。
墙上悬挂的镜子早已被岁月磨灭了镜框,好在镜面仍旧光滑明亮,能够倒映出朱玉玲花白的头发以及为客人理发时那认真的表情。
位于寿县张李乡东大街中段的一处沿街门面,朱玉玲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屋里的所有物件,包括台面上理发用的剪刀、修面用的刮胡刀以及座椅旁的荡刀皮,这些老物件都陪伴了朱玉玲43年之久。
“3块钱剪一次头,加上修面的话就是5块,男女都一样。”这是朱玉玲近五年来收费的标准,而在五年之前,价格还要更低。
朱玉玲在工作中。淮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3元乡村剃头匠,口口相传老好人
剪发、洗头、磨刀、修面……一套流程下来,朱玉玲用了不过20分钟,利索的动作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70岁的古稀老人。“没有老师教,就自己琢磨,拿过来就是干!”回忆起自己当年在生产队时帮人理发时的场景,朱玉玲拿着剪刀边说边比划着。或许那时候的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随手拿起的剪刀,竟成了他离不开的“家伙事儿”。
“我记得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这里开始给人理发,那时候剪头是1毛5,后来涨到2毛,然后是2毛5,每次只涨5毛,到现在也才不过3块钱,你看看现在到哪去找3块钱剪一次头的地方?”余承绪是朱玉玲的“老主顾”,在他看来,自己算是朱玉玲“1毛5理发”的见证者。
谈及为何这些年坚持只收3块钱,朱玉玲这样说:“都是门跟前的,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剪个头发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我自己有件事做就行了,何必在意那三块两块的?”
而在朱玉玲手上,他记不清给多少人理过发,很多顾客从小就在他这里剪头,几乎是看着他们长大。“长大后他们就不来我这里了,可能是我老了,跟不上潮流。”朱玉玲笑道,可他话锋一转,紧接着说,“但其实我没有过时,他们来我这里,想剪什么样的发型,我用梳子捋一捋就知道该怎么剪。”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小孩他挑头型,进来之后就问我会不会剪头,我拿着梳子在他头上捋了捋,然后就开始剪,剪完之后他说‘你剪的是我这么多年剪得最好的一次’。”说到这,朱玉玲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得意。
朱玉玲在工作中。淮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手艺好,价格便宜,人也好”,这是不少老顾客对朱玉玲的评价。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朱玉玲的生意一直很好。“早上6点钟开门,因为很多人赶集,我要忙到9点钟才能吃口饭。”朱玉玲说,忙的时候一天都能剪二三十个人,如果是小孩的话,“百十个我都能剪。”
张李乡有不少高龄老人,想要剪一次头发路程远不说,腿脚也不方便,朱玉玲见状,便主动为这些老人们免费上门理发,为高龄老人以及残疾人等提供便利。
“好人”的称号不胫而走,但在朱玉玲看来,这不过是因为自己亲眼见到了身边人的苦难,也想为他人撑一把伞。
相濡以沫四十年,伉俪情深成佳话
朱玉玲的妻子刘正荣1956年出生,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中生,然而在她21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瘫痪在床,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朱玉玲夫妻。淮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1981年,经人介绍,刘正荣和当时一穷二白的下放知青朱玉玲结为了夫妻,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本就在生产队有过理发经验的朱玉玲开始摆摊理发,而随着婚后两个儿子的出生,为了方便照顾妻子和孩子,朱玉玲便在张李乡街道上开了一间理发店。
“她(刘正荣)下半身没有知觉,上床、下床我都得给她背上来、背下去。”除了这些之外,妻子的上厕所、洗澡擦身等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一个人完成。早上4点起床做好饭把妻子背下床,理发时把妻子放在视线内方便时刻照顾,夜间反复给妻子翻几次身……40多年来,不论寒暑,青丝熬成白发。
那几年,为了给妻子治病,朱玉玲将妻子放在自行车的后座,本就个头不高的他硬生生骑行一百一十多公里从乡里到市里,基本上是天不亮走,天黑了回。那时路程颠簸,而他寒来暑往一直坚持着。
“苦是苦了点,不过都过来了,孩子也都长大了。”在朱玉玲的脸上,好像永远都带着笑容,生活的苦难并未将其压垮,二人的相互扶持,成为了远乡近邻口口相传的佳话。
朱玉玲夫妻。淮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辈子干一件事,一辈子爱一个人
张李乡乡长陈多田的个人微信视频号这几天颇为热闹,“张李乡口口相传的好人朱玉玲”标题显眼,视频记录了朱玉玲理发的瞬间、刘正荣欢笑的瞬间、与街坊邻居谈笑风生的瞬间,岁月风干了斑驳的墙面,也给这条街上的人们脸上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一切恍如隔日,蓦然已是今朝。屋里的老物件沉淀着四十余年的记忆,来来往往的顾客也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时间推着人向前走,但身边的温暖一直都在。
“小时候俺家邻居,朱玉玲!”
“我们双门这边也有好多顾客去他那里理发修面,手艺超级好!”
“我在家一直是找他理发,用的工具都是老工具。”
“小时候就是经常找他理发,老手艺人,家乡的守乡人。”
“……”
评论里,不少人直言小时候都是在朱玉玲这里理发。所以时间给朱玉玲带来了什么?是那些年来来往往的人们心中潜藏已久的身影,是四十年前的一次相遇在四十年后忽然被岁月击中的感慨,是时过境迁蓦然回首却发现那年的“剃头匠”已不觉成为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打开吱吱作响的吊扇,时间晃晃悠悠,蘸上一滴煤油,落在荡刀皮上,刮胡刀磨得噌亮,朱玉玲持刀的手依旧稳健,“三元剃头匠”的故事也还在继续……(苏国义 尚家起)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o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