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是指化学原料药和药剂、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专用生产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国把制药设备归入到专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5)中的印刷、制药、日化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国统局代码C354)中,即制药专用设备制造,其4级代码C3544。
全球制药机械及设备市场份额
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机械零件、电气设备、材料、机电设备等。原材料质量性能对制药机械及设备产品的稳定性及加工精度均具有较大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会导致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成本波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制药行业。下游制药行业的发展速度、整体景气度、集中度和竞争格局均会对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制药企业对制药机械及设备的稳定性、连续性、自动化等要求日趋严格,促使制药机械及设备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制药设备产品众多,国外制药行业集中度高。每个产品由几个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如冻干系统的生产起源于美国和欧洲地区,因此,欧美国家冻干系统技术实力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由于美国和欧洲地区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有很高的要求,美国和欧洲本地的冻干系统生产企业占据了当地市场绝大多数,并向世界范围扩张。
目前世界冻干系统主要提供商包括IMA-Edwards(意大利)、Telstar(西班牙)、GEA-Niro(德国)以及Usiforid(法国)等。注射剂生产设备方面,德国Plumat公司和瑞士Rommelag公司占据了较大部分市场份额。日本在压力容器积累了技术优势。
总体来说,国外发达国制药设备在高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主要生产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制药装备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4年的第一轮GMP认证对行业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2011年开始的第二轮GMP认证再次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目前,整个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但相较于进口设备,现有的国产药机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部分设备尚难以匹配现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状,同时不少国产企业依然依赖于进口技术或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因此国产药机行业的发展任务任重道远。
我国主要制药设备资源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及华北地区。具有明显的重沿海轻西北特征,分布制药设备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两省,其制药设备厂家数量分别为1365家和915家,二者占全国制药设备企业总量的57.8%。前三省除了山东和江苏还有河北省,企业数量占比4.7%。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研究报告》分析:
从行业整体销售情况来看,2010年开始,受益于新版GMP认证,下游制药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上游的制药设备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行业增速超过14%。从国内制药设备、工艺系统及服务来看,2022年市场规模为900亿元。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制药企业大规模GMP改造的进行,中国制药装备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制药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逐步打破了国际知名企业对高端制药装备的市场垄断。凭借自主创新和成本优势,中国制药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并形成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制药装备不断更新升级,行业加快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传统落后的设备逐渐淘汰出局。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高端制药装备行业予以支持及鼓励,部分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性能、质量等方面已能满足高端客户需求,国产替代进口的步伐正在加快。
而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过去国产药机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主要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竞争分散,同质化严重且多以价格战为主,近几年在市场需求更加多元、药企对设备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个别制药企业已经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向好。
报告在总结中国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制药机械及设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制药机械及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研究报告》。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o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