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2、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3、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5、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岁俸。
6、临战,斩敌首一级(颗),即赐爵一级。
7、秦朝、汉朝沿用此制。
8、3、曹魏: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
9、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10、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
11、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12、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13、4、两晋: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14、5、隋朝: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15、6、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16、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
17、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18、7、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19、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20、8、清朝:宗室爵共十四级,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2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爵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o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