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前后,我国的对外商品贸易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之后的10多年,经济发展就已经主要是体现在内需购买力的快速提升上,这期间非常突出的一个表现是,2012年后的大约十年间,中小型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的就业人口规模增长最显著,而同期无论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它们的产出规模尽管也在快速地扩大,但是这样一些企业所创造的新增就业机会却非常地有限。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3年至2019年之间,全国每年新增的个体经济从业者都在1000多个工作岗位以上,在2018年更是达到了1800多个;在此期间,全国中小规模的私营企业每年所创造出的就业岗位同样在1000万以上,在2014和2017年,新增就业岗位同样超过了1800万,在2015年甚至超过了2000万。
(资料图片)
从从事个体经营发展到创建一家私人经营的企业,正是市场经济充满无穷活力的体现。这中间同时包含着,每年也会有大量的中小规模的企业被不断发展的市场所淘汰。
而在此同期,经济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创造新增就业机会方面则显得十分地疲软和乏力,二者在高峰年度所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之和区区不过300万,甚至在最近的两三年里,大型和超大型企业所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整体陷入了负增长。
这似乎意味着,我们国家正在步入一个创业家的社会?
它绝不是一个什么一时的潮流,人口统计学可以作为证明。回想十多年或20年之前,当时能干的大学生,比如说“211”或者“985”的毕业生,无比希望进入大企业,大单位。这是一种明智合理的做法,因为各种好的职业机会就摆在面前。
但是,现在你再看,那些大企业、大公司的职业架构体系中,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挤满了人。
创业家社会出现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高科技创业变得受人尊重。高科技的伟大之处,是它为创业家创造了一种氛围,也就是创业的观念。它还开辟了资本的来源。当一个雄心勃勃的创业家去找风险投资家的时候,他们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着重强调高科技了。但那些人都是从高科技起家的,高科技创造了社会资本的流动。
推动创业家社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无法确定到底是因还是果。在过去,比如说过去的十多年、二十多年里,人们的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是企业越大越好,最大就是最好。
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家社会的出现,是因为我们都进一步认识到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并“学会了”如何独立自主地管理一桩生意或属于自己的事业,它已经成为我们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这正给一些巨型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它们不善于学习,整个社会将无法承受变化带来的后果。
创业精神不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话题,它指的是无比艰辛的工作。人们将会很快意识到,管理不只是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做到的事。
相对比较尴尬的是,有不少所谓的“高科技公司”,它们还生活在上上一个世纪,也就是企业管理实践的史前时代。他们相信人们会为技术买单,他们对技术存在一种浪漫的幻想。可是人们要买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带来的产品和优势,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o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 55 97 3@qq.com